“民以生为本,以业为基”,为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呼吁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尽学子之力以求“助农兴农”,澳门尼威斯人员工工作办公室主任曾光与团委书记姚彬带领7名本科生奔赴吉林省延边自治州哈达门乡平安村和一松亭村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平安村与一松亭村位于中国边陲,紧邻朝鲜,与日本隔海相望,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民族特色,影响当地村民的主要生计来源。实践团从当地村支部了解到,许多年轻人前往山东、威海或韩国打工,村中留下年长的老人照顾小孩和种植耕田。本次实地调研共走访23户农家,与51名村民进行了访谈,发放正确使用农药及环保知识宣传手册百余份。
务农几十载,平安一世人。当地主要种植农作物为玉米,少部分耕地种植水稻,同时部分农户也会进行牛、马养殖和中草药种植。提到农药使用的方法和剂量,一位农民老伯讲起他的经验;“我们的田主要用除草剂,病虫害发生较少,也很少灌溉。”许多农户为保生产质量会根据自身经验加大用量,实践团成员针对此类现象与村民普及了农业病虫害防治知识,同时提到农药的用量和种类使用不恰当会伤害作物,并对环境造成危害。村民们仔细阅读了同学们带去的宣传手册,并表示以后要积极推进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推进绿色防控,控制病虫危害。
这两个村土地人均可达三亩,“遇到好时候,粮食卖个好价钱,我们能多挣个一万多块。”一位大娘笑着对实践团成员说,因为平安村山区、半山区的地形和海洋性气候,当地的降水量较为充足,但也限制了农村机械化进程的发展,人力的不足和工业化的限制是现今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靠天吃饭”是农民生活的特点,如何开展人才招收计划,致力于让走出村子的优秀人才肯回村带动经济发展,是当地政策需解决的问题。
实践团成员在与农户的交流中,也就其年度发展计划、年收入和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共商谋划,并制定了针对性措施帮扶,并将致贫返贫风险及时报告,详细记载,综合施策进行帮扶,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实践活动最后,姚彬老师对成员们说到:“大家不仅要在实践中找到发展方向,更要拿到实践的钥匙。学习与科研从不能只浮在上面,要能够落地,能够走出去。”每一户农家都有自身的奋斗路程,在深入对话中,实践团成员不仅了解农户的生产发展情况,更明晰自身规划,用实际行动描绘助农发展蓝图。
走访农户,我们在平安村与一松亭村留下脚印;问询调查,我们在助贫扶贫的路上前行。身为植科学子,应以深入基层,探寻乡村发展策略为己任。